第1823章 计划永远都只是一个计划(1 / 2)

诡三国 马月猴年 10283 字 2022-05-02

天色明亮了起来,原先布置起来的兵马渐渐的回归整队,进入修整休息的时间,毕竟人不是铁打的,昨日夜间熬夜,今日再持续推进就未免消耗太大了一些,得不偿失。

不过普通的兵卒去休息了,斐潜依旧不能歇息。

李典样子很狼狈,毕竟谁从马背上摔得一个头破血流,都不会依旧仪表堂堂,气宇轩昂。不过,依旧能看得出李典本人还是一个有着比较精致习惯的人。

李典的胡须,虽然现在沾染了泥土和污垢,但是看得出来在之前是有精心修剪整理的,这一点,就像是后世女性的头发,有经常打理和从来就不管,多少还是有些区别的,纵然天生丽质,也需要后面的妥善保护,就像是关二爷的胡子,平日里都是锦囊之中藏身,防晒防风防尘防水……

此外,李典身上的战甲虽然现在有些歪斜和残破,同样也可以看得出来平日里面保养得不错,铠甲容易积累污渍和汗渍的地方,都算是清理得蛮干净,用来连接系扎的丝绦,同样也还是原本的颜色,不像是大头兵身上灰黑到都不知道原本的颜色是什么的那种。

『来人!给李将军松绑!』斐潜笑眯眯的说道。

李典看了斐潜一眼,也没有说什么特别硬气的话语,只是等兵卒将绳索解开了之后,揉了揉手腕之后,向斐潜略微拱拱手,表示了一下谢意,但是依旧没有说话。

『不知李将军家眷,是在许县,亦或是在雒阳?』斐潜招呼一旁的护卫送上水囊,然后等李典喝了几口,停下来的时候,不急不缓的问道。

李典一愣,沉默了片刻,回答道:『回骠骑……于许县之中……』

斐潜微微点头,笑而不语。

李典的脸色也忽然有些变化起来,嘴角抽动了一下,也沉默了下来。

事情很多时候都具有两面性,就看个人是怎样理解的了,有时候觉得是正面的,那就是正面的,可是一旦疑心觉得是不是有隐藏的一面,就难免会嘀咕起来,就像是在白纸上看到了黑点就会觉得那个黑点很刺眼一样。

『如此,过些时日,某便送李将军回归许县……』斐潜停了片刻,然后继续说道,『李将军便暂且于某之处稍待……不知意下如何?』

斐潜笑得很诚恳,可是在李典眼中,却觉得是如此可恶,可问题是又说不出任何的异议来……

来见到斐潜之前,李典甚至已经想了很多,包括斐潜会说一些什么,比如像是家国天下,比如像是功名利禄,甚至可能假借天子之名,也有可能会诋毁曹操等等,但是没有想到的是,斐潜上来什么都没有劝,什么都没有说,只是问了问家眷所在,然后就表示愿意将李典送回去,只不过要等一段时间。

说起来,这样的条件不可称不优厚,甚至可以说相当的仁慈。可是在这样的优厚和仁慈背后,却有很大的问题。

曹操的性格,李典自然知晓。是的,如果按照斐潜说的来做,李典肯定是能够回去,而且毫无疑问,曹操还会笑呵呵的当众表示安抚,表示这不是李典的过错,然后甚至还可能当众牵着李典的手,安排人员给李典压惊洗尘什么的,可是之后呢?

可以预见的是,只要斐潜还存在一天,曹操就不会继续用李典。

换成是李典自己,恐怕也是这样认为的。小平津莫名其妙就丢了,然后自己跑出了雒阳城,在孟津被俘虏,随后毫发无伤的回来了,这样的经历,放到任何一个人身上,恐怕都要打十几个问号,更不用说原来就是疑心很重的曹操了。

李典苦笑着说道:『骠骑不若赐某一死!』

斐潜摇头说道:『某与司空素来交好,远无仇,近无怨,不过是因为手下之人有些……嗯,擅作主张……故而有些误会,特意前来,说明一二……怎能害死司空手下大将?万万不可,不可……』

『误会……』李典无奈的看着斐潜,一时半会说不出什么话来。

斐潜点头说道:『王粲王仲宣,素有名望,至长安之时,言天子欲巡狩长安,某不知真假,故送王仲宣前往许县,以定时日,若是天子真欲至雍凉巡狩,某当安排乡老,焚香扫地而迎也……』

斐潜这样的说辞,也不算是推卸责任。因为斐潜确实从来没有说过任何要迎天子的话语,还在北地的时候开始,斐潜就一而再,再而三的表示他遵从天子的意愿的,天子想去那里,都行,天下都是大汉的领土,天子愿意去那里是天子的意愿。当时刘协还在平阳的时候,斐潜也当众表示,如果天子愿意去雒阳就去雒阳,愿意留在北地平阳就留在北地平阳,结果是刘协自己选择了回雒阳,后来又选择了去许县。

所以斐潜这样说,完全没有问题。

『可是……』李典吞了一口唾沫,『王仲宣……言骠骑欲迎天子也……』

『故而,误会了不是?』斐潜呵呵笑了笑,说道,『天子乃大汉之主也,欲往何方,乃天子自决之,其是臣子所能置喙?』

李典抽了抽嘴角,这话说得真是非常『骠骑』,让人一点都不好搭话。

斐潜越是表现得坦荡,便越发衬托得曹操居心叵测。一边是斐潜大方的表示,天下都是大汉,大汉都是一家,然后天子想去那里就去那里,然后一边是曹操死死的捏着刘协,表示谁他娘的都别跟我抢,谁敢动手我跟谁急……

如此的表现,自然是高下立判。

若是旁人说这样的话,多半会被人嘲讽为站着说话不腰疼什么的,但是天子刘协确实也在平阳待过一段时间,所以斐潜说这样的话,就显得自然且有底气。

斐潜有底气了,李典就没底气了。

沉默了片刻,李典说道:『如此,骠骑攻伐雒阳,也是误会?』

斐潜哈哈笑道:『某何曾攻雒阳?某不过是欲献虏于陛下之前,借道小平津而已!知晓李将军定听信妄人之言,阻拦于某,故而行此下策,还望李将军海涵……』

『这……』李典的表情显然是一点都不相信,但是又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语来。斐潜确实是只打了小平津,而李典他自己是送上门来的,针对于雒阳这个城池来说,骠骑将军斐潜,确实没有攻打。

严格来说,小平津也算是雒阳的直属,这也没有错,但是如果这样讲,雒阳还是整个大汉的直属呢!如今大将军袁绍已亡,若是从大汉军方职务来说,骠骑将军便是最高的统帅了,那李典等人在名义上还需要听从斐潜的调派呢……

所以,李典最终无话可说,只能是沉默以对。

斐潜笑着,也不在意,叫来了荀攸,让他带着李典下去休息。

越是聪明人,越是会钻牛角尖儿,而且还不容易掉头出来。曹操显然是聪明人,而且斐潜觉得曹操到了晚年的时候,简直如同风声鹤唳一般,就对他的自己儿子曹丕都起了疑心,不仅是经常自己吓自己,同样也吓得旁人战战兢兢的。

李典显然也是聪明人,所以他迟早会察觉到这个问题。

现在劝降李典,不是不可以,而是没多大的必要,相反,让李典回去,对于曹操治下的这些其他姓氏的将领,施加一种潜在的影响,才是一种更好的处置方式,

曹操的军权基本上都是落在曹氏和夏侯氏的手中,所谓『五子良将』只不过是曹操为了表示自己对于外姓将领的看重,并且这几个将领也确实强悍,所以颇有些树立起来给别人看的意思,虽然李典并不在『五子良将』的行列之中,但是也算是外姓将领之中混得比较好的了,所以他的遭遇,对于曹操治下的外姓将领来说,就很具有借鉴意义。

如果说斐潜一上来就招降,然后李典或是为了家人,或是为了名声,或是为了什么其他的原因,拒绝投降怎么办?

直接杀了?

显然不妥,所以还不如就这样,埋一根曹操和李典都要吞下去的钉子,等着什么时候钉子慢慢的长大腐烂……

所以斐潜根本就没有一句的劝降话语,甚至表示会送李典回去,这样一来李典纵然有什么『慷慨之语』,也是半句都说不出来。

荀攸带着李典,往营地一侧走去。

斐潜看着荀攸带着李典离开,转头和赵云说道,『还烦劳子龙再辛苦一趟,取了李曼成兵刃器具,于雒阳之下扬威!知会文远,让开道路,若曹兵自溃,任其自去。』